纵观建筑历史,木屋因其结构性能及美学价值,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,我国古代建筑更以木屋为主体,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。近年,我国由于森林管理不善,滥砍滥伐,以致材源枯竭被限制使用,几乎不再建造木屋,从而在这方面是个盲点。中国的木屋停顿了20 年,而这正是国际上木屋发展最快的时期,从实木、原木结构到胶合木结构,再到复合木结构,直至更新型的木质材料,木屋已不是大家传统概念上的木结构,在建筑上已经达到可以替代钢材的程度。在欧美发达国家,已经实现了森林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,实现了科学采伐。
木屋建筑具有健康、环保、节能和美观等多种优点,在世界许多地区成为最受欢迎的建筑形式[1]。木材是“绿色建筑”的首选建材。在一个矿物燃料日渐减少、成本日益上升的时代,木屋建筑较之其它建筑材料,有着明显的优势。制造木屋建筑材料的能耗低于钢材或混凝土,后两者都需要高温精练和制造。木屋被称为“会呼吸的房子”,室内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芬多精和被称为空气维他命的负离子。芬多精和负离子是现代“森林浴者”倍加推宠的物质,能有效杀死空气中的细菌、遏止疾病、增强免疫力,对保持大脑清醒、提高注意力、降低血压、安定神经等有明显功效。木屋中的有害气体氡的放射量极低,对人体无害;木材对能耗、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因素的相对影响及小。
轻型木屋在设计和生产上的特点表现为:构件模块化、尺寸标准化、设备自动化、生产工厂化、设计软件化、安装快速化、造型个性化、结构多样化和色彩人性化。